1、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,必成大功。
2、胜可知,而不可为。不可胜者,守也;可胜者,攻也。守则有余,攻则不足。善守者,藏于九地之下;善攻者,动。
3、故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
4、凡用兵之法,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。则内外之费,宾客之用,胶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5、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6、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
7、凡治众如治寡,分数是也;斗众如斗寡,形名是也;三军之众,可使必受敌而无败,奇正是也;兵之所加,如以□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出处 HtTPS://WWW.JUzIku.NET
8、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,识众寡之用者胜,上下同欲者胜,以虞待不虞者胜,将能而君不御者胜。此五者,知胜之道也。
9、知彼知已,百战不殆;不知彼而知已,一胜一负。
10、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,难知如阴,动如雷震。
11、道者,令民于上同意者也,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民不诡也。
12、凡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全军为上,破军破之;全旅为上,破旅次之;全卒为上;破卒次之;全伍为上,破伍次之;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...
13、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已,可胜在敌。故善战者,能为不可胜,不能使敌必可胜。
14、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
15、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
16、无邀正正之旗,无击堂堂之阵,此治变者也。
17、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,取用于国,因粮于敌,故军食可足也。国之贫于师者远输,远输则百姓贫;近师者贵卖,贵卖则百姓财竭,财竭则急于丘役。力屈中原、内虚于家,...
18、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无算乎!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
19、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于上同意,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不危也;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;地者,远近...
20、知己知彼,百战不贻;不知彼而知己,一胜一负;不知彼不知己,每战必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