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贫而无谄,膏而无骄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2、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,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
3、当仁,不让于师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4、自行束侑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
5、兴于诗,立于礼.成于乐。
6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7、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巽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见善无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8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9、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
10、知其不可而为之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
11、不能正其身,如何正人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12、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,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。
13、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
14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 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15、见善无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16、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
17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18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19、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己,不亦远乎?
20、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不逮也。
21、乘肥马,衣轻裘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22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23、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24、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25、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26、温、良、恭、俭,让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27、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
28、有德者必育言,有言者不必育德。
29、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30、德不孤,必有邻。——《论语》
31、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: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
32、不迁怒,不贰过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33、君子谋道不谋食,……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34、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提手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35、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36、谋道不谋食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37、君子易事而难说(悦),说(悦)之不以道,不说(悦)也。
38、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